实践中学,实战中教——国科大外语系口译师生共赴第五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

  • 安贞贞
  • 2023-09-26
  • 1492

  2023年9月18日至20日,第五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GGCS)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教师赵竹轩、范嘉舜和英语口译专业研究生申玉玲参与了论坛现场及线上直播的同声传译和翻译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推动中外嘉宾的有效沟通、保障论坛的顺利开展贡献了力量,获得了论坛组织方的认可。外语系英语口译专业的7名在读研究生赴现场观摩了论坛及同传工作。

  全球重大挑战论坛(GGCS)是中美英三国工程院的重要多边交流机制,由三院轮流在本国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和英国皇家工程院联合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以“工程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可持续基础设施”“碳中和”“数字经济”三大议题。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汇聚数百位工程科技界院士专家学者,以19场精彩报告、6场专题研讨为主要载体,展开学术交流,进行思想碰撞,共同探讨工程科技应对全球重大挑战的热点问题、前沿理论和跨学科解决方案。

  从9月初开始,参加论坛翻译工作的国科大外语系师生便开启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熟悉论坛议程、领导致辞、嘉宾简历等会议文件,并结合主题报告的发言材料对相关领域知识进行学习。此次论坛意义重大,各方高度重视。为了保障论坛各项议题的有序进行,确保ZOOM视频会议平台和多家直播平台的传播效果,论坛组织方成立了语言保障工作组。论坛期间,外语系赵竹轩老师参与了现场和线上直播同传工作;范嘉舜老师负责现场耳语同传工作;申玉玲则与导播等工作人员配合,负责直播画面及语言内容监控工作。此外,黄宣渝、阚绪雯、唐子涵、王珂、戴乐玲、赵俚琴和唐昊伟等7名英语口译专业在读研究生观摩了论坛及同传工作。

赵竹轩(左)为论坛提供同传

申玉玲参加论坛翻译保障工作

  对英语口译专业的同学来说,此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国际前沿科技思想交流的盛宴,也是一次宝贵的实践学习体验,让其得以全面感受译员的高压工作环境,并从老师们的现场工作中汲取经验。在论坛现场,同学们完全投入到真实的国际会议环境中。一方面,同学们既可将自己视为译员,尝试给出自己的译文,并不断发现问题,思考处理中英文发言的不同策略;另一方面,又可以听众的身份观察老师的现场示范,多维度感受同传加工过程,结合具体情境评估译文质量。这有助于同学们形成自身的口译练习复盘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并加深对译员专业素养的理解。

9月19日参与论坛翻译工作及观摩的外语系师生

(左起:王珂、唐子涵、戴乐玲、赵竹轩、申玉玲、黄宣渝)

  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许多研一同学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规格、专业性的国际会议。本次观摩活动使同学们加深了对国际会议组织方式、议程及议题设置的认知,直观地感受到全球工程科技界对应对全球重大挑战的决心和实际举措。通过观摩教师的同传工作,同学们加深了对同传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和策略运用的理解。在对教师专业水平表达敬佩的同时,不少同学表示,此次观摩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同声传译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挑战,以及对译员双语能力、口译技巧、领域知识、身心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形式则叠加了输入音质和网络延迟的考验。此外,中外嘉宾的语速、口音以及发言语种的频繁切换加大了译员的认知负荷和操作难度。在此情况下,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是译员的基本素养。本次观摩也激发了同学们对自身未来专业发展的期盼和思考。研一英语口译班长王珂说:“在初入口译大门的这个时间节点,本次论坛观摩让我对同传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也深刻地意识到要想做好一场会议,背后需要付出的是成倍的时间与精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9月20日参与论坛翻译工作及观摩的外语系师生

(左起:申玉玲、范嘉舜、赵竹轩、阚绪雯、唐昊伟、赵俚琴)

  将口译课堂转到真实的国际舞台,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将国际会议作为同传实践教学的平台,不仅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背景和术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和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决策思维,提高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身临其境才更能感同身受,为学以致用打下基础。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今天,依托真实国际交流活动的实践教学将为口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文字:申玉玲    
图片:赵竹轩、申玉玲
审校:孙丽冰、赵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