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职业,也可大有作为”——黎勇老师:口译实践问题探讨

  • 刘文彬
  • 2015-11-24
  • 1781

         北京飘起了第二场大雪,整座城市银装素裹,大雪的到来,使得原本繁华喧嚣的都市寂静下来,也迎来国科大外语系MTI的第三次讲座。2015年11月22日,应国科大外语系邀请,黎勇老师给外语系研一研二的同学带来了一场题为“口译实践问题探讨”的讲座,与师生分享从业二十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

       黎勇老师在国家和国际环保领域重要部门工作多年,担任要职,同时协调管理世界银行及国际环境合作的双边及多边项目实施,参与环境政策国际合作项目等,在环境和金融等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背景知识,口译生涯二十余年,涉及的门类十分广泛。此次讲座,黎勇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口译实践经验,另辟蹊径,从一个有别于探讨口译技巧的角度来探讨口译实践的问题,在技巧之外为同学们提供了别样的审视角度:

       一、水平不是唯一的标准,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并重

       黎勇老师认为译员除了对翻译自身要有正确认识之外,还应清楚杰出译员的评判标准,建立全面的“index system”(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水平不是判断译员素质的唯一标准,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对译员输出质量的评价。他回忆在一次中德高层会议结束后,温家宝总理表示会议中使用的耳机听到有杂音,言下之意是这次翻译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但译员的表现在黎勇老师看来毫无问题,最后反思可能是设备的问题导致杂音。同样,他还指出译员在同传箱里的不良习惯也容易导致听众在接受信息时听到杂音,影响输出质量。因此他认为国内译场应建立适当的 “Code of Conduct”(行为准则)要求译员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他鼓励同学们阅读NATTI(澳洲注册翻译协会)制定的 “Code of Ethics”(职业道德准则),希望有所收获。在他看来,“index system”(指标体系)中,职业态度占评判译员综合素质的20%,若水平和职业素质不对等,译员同样不合格。黎勇老师套用了另一位业界大神的话说:“口译虽是平凡职业,但也大有可为。”译员很多时候接触的都是各个领域最新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所以这份职业本身是有趣,有意义,也充满挑战。

       而对于专业知识,他认为同样占20%的权重。译员虽无法成为百科全书,但充足的专业储备可以令译员在口译现场游刃有余。他推荐同学在校学习期间,多听“两会”新闻发布会,和各部委杰出翻译的实况录像,以便对各个领域的脉络和词汇都有大概的了解,同时培养良好开放的学习态度。在进入译场后,会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相关专业知识和词汇都必须提前做好充足准备。他列举自己为波音公司的一次研讨会做翻译的经历,会议目的是清楚告知中方有关飞机操作的具体事项。黎勇老师在无其他材料的情况下,提前下载阅读航图,相关波音飞机的飞行手册以及多达300页的相关飞行教材,最后口译圆满完成,甚至有人误以为他是波音公司的员工。正是事无巨细的充足准备,使得口译质量得以保证。

       二、Delivery(表达)对整场会议口译质量更为重要

       译员往往无法预测,也不可能掌控发言人的说法习惯,包括语速快慢,有无逻辑,或者思路清晰与否的问题,但听众最终接收的是译员的信息传达,语速,逻辑和措辞等。黎勇老师认为 “delivery”(表达)应占译员素质评判的30%。在这方面,他列举了一些事例,有些他认为很优秀的译员,却接到客户投诉,原因不是信息输出的问题,而是表达的问题,听众责怪译员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对译员译出质量的判断。他建议同学们练习时多听不同语速和讲话习惯的发言,锻炼出适合自己的翻译风格和节奏。而在准确度方面,有时也需要把握。他列举自己有一次参加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层会议,外方发言人用了一个词 “destructive”形容中国经济,他最初考虑避开,最后该词反复出现,经过考虑他还是译出,如实表达发言人含义。因此在大型的高层会议或国际谈判做口译时,译员应揣摩现场气氛,选择适当措辞和表达方式表现发言人的态度及语气。

       最后,黎勇老师强调90年代的译员拼业务素质,专业水平,而现在随着国际会议的增多,任务繁重,最重要的其实是个人健康,保持良好的体力脑力状态对于做好翻译工作也非常重要。(撰稿人:晏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