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汇通——外语系党支部系列讲座之四

  • 刘文彬
  • 2019-03-12
  • 1024

       2019年3月8日下午,外语系党支部举行了本年度第一次党员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一共有三项内容。首先,人文学院联合党委副书记、外语系教工支部书记刘彬主持会议并传达了2019年2月22日参加的2019年第一次纪委(扩大)会议精神。接着,参会的老师们选举产生了人文学院二级党委换届改选的候选人。最后,金辉老师给党员们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汇通”的讲座。
       在讲座中,金辉老师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强调实践性这一点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融合与汇通。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和立足点;也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实践过程中的意义生成。比如儒家思想提倡“学”与“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思想,阐明了学习知识是为了实践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能力;“我不试,故艺”的说法,强调了孔子正是在与各社会阶层的交往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了各项技艺——礼、乐、射、御、书、数。此外,魏晋时代倡导“魏晋风骨”。嵇康的“风姿神貌”、“壮丽文辞”、“儒学俊才”、“丝竹书画”,甚至“从容赴死”等一系列人生实践共同造就了其“竹林风骨”。“风骨”无法脱离实践活动本身而获得定义,只能在实践中获得领悟与关照,这一运思思路恰恰是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契合。
       听了金辉老师的讲座后,大家深受启发,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刘彬老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出发,阐述了自己对于孝道的理解,以及如何去体现“孝”,如何在尽心工作的同时实践孝道。孟艳丽老师从十九大报告中有六处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字眼这一点引申开去,认为在借用西方理论的时候要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将西方理论进行中国化。她以西方的“民族”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为例,说明了西方的“民族”(nation)概念本质含义上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的民族概念是有区别的。曹笃鑫老师从中国古典哲学里王守仁、王阳明思想中的“知行合一”谈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实践观。老师们各抒己见,将讲座内容与自己平时的研究与思考结合起来进行讨论,让大家都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此次党员活动不仅学习了2019年第一次纪委(扩大)会议的内容,选举了人文学院二级党委换届改选的候选人,还聆听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的讲座。这些活动让大家获益匪浅,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让老师们对彼此所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党员讲座与老师们平时的科研研究内容产生一定的联系与结合,也是这一系列党员活动的一个特色。(图:胡江波    文:胡江波、金辉)